《2017新中产白皮书》发布后,吴老师在总结新中产们的财富观时说,“这种面对金钱的平等态度和平和心态,正是新中产价值观的底层基础之一。”这种心态落在投资理财上,则是理性、稳健、及时止损、风险分散的新中产投资风格。今天,我们来看看新中产们在投资理财上,具体是怎么做怎么想的。购美国的股票,买日本的房子新中产不是一个仅仅依赖于职务性收入的群体,八成以上的新中产有其它收入来源。在新中产投资理财的品类中,银行理财、投资性房产、股票、商业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是选择最多的类别。对于银行理财,新中产们普遍认为银行利率太低,跑不赢通货膨胀。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主管的李先生快人快语,“反正钱不能放在银行”。但在外企工作,有着三口之家的Kathy认为,把一部分钱存在银行,“以备急需,是非常必要的”。而为自己为家人买商业保险,对于新中产来说是共识:增加一份对于人生不确定性的把握,化解那些生命难以承受之痛。上海的刘小姐分享了给女儿买重疾险的心路历程:“他(保险经理)跟我说的时候,其实我是很反感的。但是后来看朋友圈天天转筹款,都是好小的小朋友。最后还是买了。”95%以上的新中产自认不会理财“获得长期高收益”是新中产在投资理财上的首要目标,但是快速增加的支出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当下社会,家庭财富分化和洗牌的速度加快,新中产们普遍存在财富焦虑。nbsp;正如杭州的陈先生所说,“现在投资理财每个月赚一万块,可能够你生活。但是过三五年不管是房租、房价,还是其他生活成本,又要翻倍了,而且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支出。拿现在的标准去计算,一点意义也没有。”虽然新中产们对于保障财富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但却苦于缺乏投资理财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他们焦虑的具象体现。深圳的一位新中产不无遗憾地感叹:“投资理财能力不够,特别是在资产配置方面,比如哪些资产该怎么配置,该往哪儿投资。如果看得清晰一点,不会像现在这么窘迫。当年我在股市很高的时候投了一笔钱进去,亏了一部分,现在将近三分之一还在里面。”调查中,有95.6%的新中产认为自己投资理财知识不够,其中最欠缺的知识排序分别是整体规划、信息解读、原理知识和交易方法。nbsp;大部分的人最需要的,既不是最源头上的原理性知识,也不是“告诉我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的功利性方法,而是家庭规划和信息的趋势性解读,能够帮助自己对家庭的资产配置做出调整。总的来说,新中产们的投资理财焦虑确实存在,但却是一种务实型的焦虑。要实现财务自由,可能需要一个亿实现财务自由是大部分新中产们排在首位的人生目标,但到底赚多少钱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呢。受访的新中产们给了很多答案。北京的向女士保守估计“1个亿”,“因为北京一套房就几千万,要是真想花钱,可花的地方太多了。”上海的顾先生说得有“净资产3000万”,“自己住一套房,租出去两套,光吃租金,基本上就能财务自由了。”在深圳腾讯工作的许先生给出了“5千万到1个亿”。“深圳一套房子1千万,一两套,就两三千万了。以后如果小孩儿要出国,父母要养老等等开销,5千万基本上是安全值。如果到1亿或者更多,可以考虑移民了,1个人1千万起,两个人2千万;而且这样的数字,基本可以应付未来可能存在的财富贬值的风险。”nbsp;另外,当被问到如果有一天实现财务自由,会做什么时,新中产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
胡润研究院在《2017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中提出了实现财务自由的具体数值:一线城市需要达到2.9亿元,二线城市需要达到1.7亿元。但实现财务自由,真的需要拥有这么多钱吗?上面我们说到财务自由的衡量指标是被动收入≥日常支出,被动收入取决于:过去积累的存量财富,以及钱生钱的速度;而日常支出取决于你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以及这种期望的生活所需要的花费。“实现财务自由就是拥有很多钱”这种观点,其实只考虑了存量财富的大小,没有考虑财富的增值速度,还有自己的消费欲望。另外呢,片面追逐高数字的财富金额,也会让我们对实现财富自由失去信心。即使存量财富很大,如果不懂得理财,不知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再大的存量财富,也会挥霍一空的。比如《欢乐颂2》中曲筱绡的哥哥曲连杰,家产再多,也经不住他一掷千金的豪赌败家,最后还差点连累家里破产。中大奖者也一样,国外就有机构对购买彩票中奖者,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这些中奖者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花不完的钱,买豪宅、开香车,经过几年的挥霍,有的人回到了中奖前的生活,有的人变得一贫如洗,甚至比中奖前还要穷。但如果你懂得理财,知道如何控制消费欲望,实际上实现财务自由真的并不需要很多钱。比如美国有个叫做FIRE的协会,这个协会追求的就是:财务自由,早早退休,他们认为你投资账户数字等于你年花费的25倍,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而他们的财务自由和他们坚持的生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首先不买车,住得离工作的地方足够近,要么步行、骑单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那些已经结婚的家庭通常只有一辆经济型汽车。然后呢,不住美式大房子。住适合家庭的而不是满足面子的小到中型的房子。FIRE协会的人动手能力都很强,很多人热衷于修房子,所以他们购买的是低价的翻修后住起来小而美的房子。最后呢,用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来享受生活。他们觉得每天上班路上买星巴克,或中午到餐厅吃饭太浪费,所以他们通常是自己在家里做好咖啡和午饭,带着去公司吃。所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重要的不是你要赚多少钱,而是你管理财富的能力,以及你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曾经看过看过一篇学者的文章,专门讲财务自由的,他定义这个概念是这样的:当你的流动资金的无风险收益能够覆盖你的生活支出的时候,你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也就是说你的存款乘以四大银行的定存年利率,得到的金额大于等于你一年生活支出,这意味着,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一点钱也不赚,也能生活。不妨算一下,先假设你有房子住(不是租房),不生病,那么一年支出大致在多少呢?这个我们可以用“社会人均消费总额“这个指标来计算,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角这几年这个指标大致在5万元,因为这仅仅是个平均值,我们不妨假设这个统计指标是符合正态分布的,那么根号3乘以5万(即8.67万元)可以涵盖大部分的情况,目前四大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为1.75%,计算可以得到495万元.所以,从平均角度来看,在有房子住、不生病的前提下,要有495万元的存款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所谓财务自由,就是哪怕不靠打工赚得的那些现金流,手里的钱自己就能生钱(资产性收入),从而使家人衣食无忧,满足孩子的教育支出和生活花销。 那到底有多少钱才叫财务自由? 胡润曾给出一个数字:大约拥有1亿元财富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再多的钱就不属于自己了,或者说花不完了。“要想活得舒服,有一套别墅外加在市中心有一套公寓就可以了,这大约要花费3000万元,这两套房子的装修和收藏品大约为1000万元;高尔夫会员年费和两部豪车大约需花费1000万元,妻子的名表和首饰大约需花费1000 万元,然后再有3000万元到 4000万元的银行存款.因此,拥有1亿元财富就能活得很舒服了。” 胡润的这个数字或许有些夸张,但对于富裕阶层来说,自己的退休金加上医疗、旅游、子女教育基金,要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至少也得存个上千万元才够。 ,由此说明:“财务自由”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固定的数字,而是相对的。例如,夫妻两人的消费习惯以及生活方式,都将决定你需要多少钱才能实现 “财务自由”。“财务自由”的数字和人生梦想有关,也和预期总开支有关。如果你相信自己只是中产阶级的命,而梦想又是拥有上海的汤臣一品,那不如调整梦想,减少未来的总支出:例如,未来医疗不要去特需门诊;又如,一年一次海外旅游就够了。“财务自由”的门槛因人而异,但至少有三条路可以引导你走上“财务自由”:第一是中彩票,第二是嫁个有钱人,第三是赚足够多的钱。要走前两条路,你最好先“祈祷”一下,而第三条路“赚钱”,应该是人人都会!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不同人不同地方对钱的要求不一样,财务自由需要的钱也不一样
生活在一线城市,多少钱才算财务自由?
所谓财务自由,就是哪怕不靠打工赚得的那些现金流,手里的钱自己就能生钱(资产性收入),从而使家人衣食无忧,满足孩子的教育支出和生活花销。 那到底有多少钱才叫财务自由? 胡润曾给出一个数字:大约拥有1亿元财富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再多的钱就不属于自己了,或者说花不完了。“要想活得舒服,有一套别墅外加在市中心有一套公寓就可以了,这大约要花费3000万元,这两套房子的装修和收藏品大约为1000万元;高尔夫会员年费和两部豪车大约需花费1000万元,妻子的名表和首饰大约需花费1000 万元,然后再有3000万元到 4000万元的银行存款.因此,拥有1亿元财富就能活得很舒服了。” 胡润的这个数字或许有些夸张,但对于富裕阶层来说,自己的退休金加上医疗、旅游、子女教育基金,要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至少也得存个上千万元才够。 ,由此说明:“财务自由”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固定的数字,而是相对的。例如,夫妻两人的消费习惯以及生活方式,都将决定你需要多少钱才能实现 “财务自由”。“财务自由”的数字和人生梦想有关,也和预期总开支有关。如果你相信自己只是中产阶级的命,而梦想又是拥有上海的汤臣一品,那不如调整梦想,减少未来的总支出:例如,未来医疗不要去特需门诊;又如,一年一次海外旅游就够了。“财务自由”的门槛因人而异,但至少有三条路可以引导你走上“财务自由”:第一是中彩票,第二是嫁个有钱人,第三是赚足够多的钱。要走前两条路,你最好先“祈祷”一下,而第三条路“赚钱”,应该是人人都会!
只要有能够支付开支的钱,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标签: #有多少钱可以财务自由